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海花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小说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小说

乱了方寸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别看他虽然在斥责李靖,但心里却一点也不怒。因为在他看来,文死谏武死战,这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朝堂生存之道。文臣无需插手武将的战事,武将也无需介入文臣的治国。文武各行其道,才是朝局稳定的关键。这下李靖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等御膳房的宫人把吃食端了上来,摆好,他就和杨广还有观王三人,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三人这一聊就是小半天。直到下午黄昏,李靖感觉自己所知道的兵法谋略,战阵攻伐都已被杨广和观王给掏了个干净,杨广才满意一笑:“好,不愧是吾家麒麟儿举荐的良将啊。”“李靖,朕欲用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总揽东征一切事宜,为朕荡平那高句丽,你可愿意?”杨广这是要直接跟李靖摊牌了。反正兵法韬略也已经聊了一下午,这李靖到底是不是绣花枕头,他和观王杨雄这种打了...

主角:杨广杨安   更新:2025-02-28 17: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杨安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小说》,由网络作家“乱了方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别看他虽然在斥责李靖,但心里却一点也不怒。因为在他看来,文死谏武死战,这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朝堂生存之道。文臣无需插手武将的战事,武将也无需介入文臣的治国。文武各行其道,才是朝局稳定的关键。这下李靖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等御膳房的宫人把吃食端了上来,摆好,他就和杨广还有观王三人,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三人这一聊就是小半天。直到下午黄昏,李靖感觉自己所知道的兵法谋略,战阵攻伐都已被杨广和观王给掏了个干净,杨广才满意一笑:“好,不愧是吾家麒麟儿举荐的良将啊。”“李靖,朕欲用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总揽东征一切事宜,为朕荡平那高句丽,你可愿意?”杨广这是要直接跟李靖摊牌了。反正兵法韬略也已经聊了一下午,这李靖到底是不是绣花枕头,他和观王杨雄这种打了...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小说》精彩片段


别看他虽然在斥责李靖,但心里却一点也不怒。

因为在他看来,文死谏武死战,这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朝堂生存之道。

文臣无需插手武将的战事,武将也无需介入文臣的治国。

文武各行其道,才是朝局稳定的关键。

这下李靖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等御膳房的宫人把吃食端了上来,摆好,他就和杨广还有观王三人,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

三人这一聊就是小半天。

直到下午黄昏,李靖感觉自己所知道的兵法谋略,战阵攻伐都已被杨广和观王给掏了个干净,杨广才满意一笑:“好,不愧是吾家麒麟儿举荐的良将啊。”

“李靖,朕欲用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总揽东征一切事宜,为朕荡平那高句丽,你可愿意?”

杨广这是要直接跟李靖摊牌了。

反正兵法韬略也已经聊了一下午,这李靖到底是不是绣花枕头,他和观王杨雄这种打了半辈子仗的,还是能看出来的。

而且退一步来说,就算他们看走眼了,他儿子杨安还能也看走眼吗?

那可是在他看来,能明察秋毫的杨家擎天柱,架海紫金梁啊。

故此这会,杨广已经不跟李靖玩虚的了。

但李靖却愣了下,然后就好像听错了一样道:“辽,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李靖这会都麻了。

就算知道自己过了陛下这一关,陛下可能会重用自己。

可这,用的也太重了吧?

自己就这么从一个从六品的郡丞,到了总管东征的行军大总管了?

即便按照朝廷法度,这行军大总管只是临时的,其实并无品阶。

可这也是朝中那些三品大员才能担任的职位啊。

而且,按照他对这位皇帝的初步了解。

这位既然能让他做这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那就定然不会让他还只是个小小的从六品郡丞。

别说这位了,换作其他皇帝也不会。

因为,那样没人服啊。

果然。

就在他想着这些时,杨广也已经再次开口道:“对,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兵部尚书,安平卫大将军。”

杨广这是要送佛送上西,直接把兵部尚书和他打算建立的新军也交给李靖了。

在他看来,新军,就当用新人。

可李靖却懵了,直到一会才看着杨广问:“陛下,这安平卫是?”

他虽然以前只是个小人物,可大隋的军制他还是清楚的。

就没有个安平卫啊。

观王杨雄也一愣,不过心里却已经多少有了些猜测。

而杨广则是笑了下,回道:“这安平卫,乃是朕打算创办的一支新军,一支不同于我大隋任何一支军队的新军。”

“这支新军将采用新的兵卒招募制度和训练之法。”

“也将会是我大隋以后的最强尖刀。”

“至于命名安平,则是取以吾儿杨安之名,荡平天下之意。”

杨广眼中如同有着熊熊烈火燃烧一般,心里也在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为自己儿子打出一个大大的天下。

“杨安?”

可李靖却更不解了,这陛下何时又有儿子了?

没听说啊。

陛下长子已故,三子早夭,现在不是只有一子,就是那贪财好色的齐王杨暕么?

这怎么?

“嗯,就是举荐你的人,也是朕的三子杨鸣……”

杨广嗯了声,简单的把他的三子杨鸣当年坠马失忆,被他转移到了宫外,并且改名杨安的事说了下。

说完后又对李靖道:“李靖啊,你能进入朕的视线,可不是朕慧眼识珠。”


杨广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了,气炸了。

他是真被这个三子给气了个不轻。

这逆子,居然敢说他花费巨大代价培养出来的给使营太差?不配?

他到底知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啊?

这给使营要是不配,那这大隋,还有配的军队吗?

要知道,他的给使营,从日常用度,到兵器铠甲,再到训练主将,那可就没有一样不是最顶尖的啊。

就连杨雄也愣愣看着杨安,心里暗道这三皇子有些盲目轻敌了啊。

那几个跟着杨广一起进来庄子的给使营士卒,这会更是眼神幽怨的不行。

这也就杨安是当朝三皇子,他们不敢造次,不然,他们非得跟杨安好好掰扯掰扯不可。

说咱给使营差?

你去问问大隋十二卫,问问西域诸国,咱到底差不差?

咱可是带着皇帝陛下于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啊。

但现在这?

“怎么着?爹你还不服气是吧?”

“孩儿说他们差,他们自然就差。”

“您要是真不服气的话,那咱就比试比试。”

“不过孩儿可事先说好了,孩儿训练的这些士卒,一直都在给他们灌输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无敌精神。”

“故此,他们一旦出手,就是一往无前的死战,您的护卫或许会有伤损。”

杨安撇撇嘴,有些瞧不上的看着自己老爹。

他自己训练的士卒,战斗力到底如何,他自然是清楚的。

不说军体拳,格斗术那些。

就单单他给灌输的那无敌精神,就不是谁都能有的。

所以他这其实也是为了他老爹,以及老爹身边的护卫着想。

毕竟真伤了也不好看不是?

可现在,老爹居然不领情?

那好。

不领情咱就战上一战,也好让你们知道知道,什么叫最强练兵之法。

“呵!”

“吾儿说的好似为父的这些护卫,都是酒囊饭袋一般。”

“你的那些士卒若是真有本事,尽管出手。”

“战阵之上,莫说是把他们伤了,就是把他们都杀了,那也是他们技不如人。”

杨广冷笑一声说道。

他骨子里就是那种好战的性格。

若非如此,他又岂能从还是一个皇子时,就南征北战?

故此在他看来,战阵对决,死亡才是兵卒的荣耀。

“还请郎君成全。”

那几个扮作护卫的给使营士卒也齐齐行礼。

观王杨雄,这会也笑吟吟看着杨安,颇有一种想看戏的样子。

“好啊,既然如此,那就比。”

杨安看了一眼那些给使营士卒所假扮的护卫,又看了看自己便宜老爹,这才继续道:“不过你们这里既然只有五人,且都是徒手,那某也不会占你们便宜。”

“杨六五,点五名士卒,让他们徒手出列。”

话刚说完,杨安就对杨六五喝道。

“是,郎君。”

杨六五领命,目光一扫那些自己训练了一个月的士卒,手指一指其中的五个道:“你,你,你,还有你们俩,放下木刀,徒手出列。”

“诺。”

他的这话一出,那五名士卒立刻应声。

随后就见他们放下木刀,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杨安他们走了出来,直到走到跟前,五名士卒才嘭的一声全部立定。

那动作,那整齐程度,看的杨广和杨雄也对视一眼,然后才对杨安问:“安儿,他们这,何故如此整齐?”

杨广和杨雄是听见了他们方才那一道喊杀声的,虽然当时就觉得整齐,但却也以为这只是杨安为了提升军队气势而特意让人训练的。

毕竟他们大隋的某些将领,比如荥阳郡守张须陀,他训练士卒的时候就喜欢让士卒发出如同野兽般的声音,为的就是在心理上震慑敌人。

可这会,杨安训练的这些新卒,连走路都如此整齐划一,这就让杨广和杨雄不解了。

那些给使营的护卫们也是。

“无规矩不成方圆,军人,讲究的就是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

“孩儿如此训练,能锻炼他们的团队默契。”

杨安淡淡的笑了下,这才看着杨广道:“爹你该不会是怕了吧?你要是怕了,其实也是可以不比的。”

“说到底咱都是自己人,你的护卫也是我杨家军以后的战力,我其实也是有些舍不得的。”

杨安这说的是实话。

现在天下大乱,群雄角逐的局面即将出现。

他还真不舍得伤了自己家一兵一卒。

“混账小子,说甚浑话呢?”

“你爹我岂是那种会怕的人?”

杨广也顿时就被杨安这话给气的三尸神直跳了,随后更是看了自己身后的五名给使营士卒一眼,淡漠道:“只许胜,不许败。”

“还请家主放心。”

那些给使营士卒齐齐行礼,下一刻就对着杨安那边的五个新卒抱拳道:“哥几个,对不住了啊。”

“杀!”

话音刚落,他们五人就快速冲了上去。

“杀!”

而杨安训练的那五名新卒,也是整齐的一声,瞬间军体拳使出。

嘭嘭嘭。

仅仅只是一会,就已经和杨广的给使营五人战在了一起。

他们都是守护皇宫的左备身府出身,纵然只是新卒,但却也认识当今陛下和陛下的给使营。

认识陛下,现在一直给他们训练的杨安又称呼陛下为爹,他们即便以前不知杨安的身份,现在却也明白了,他们这是在皇子手下效力。

而且还是跟如今大隋战力最强的天子近卫比试。

故此这一刻,这五名新卒的心里都齐齐的有一道声音,冲上去,撕碎他们。

开玩笑。

能战胜天子近卫,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机会啊。

况且,他们还只是新卒。

“陛下,这拳法,灵动刚猛,前所未见啊。”

只是他们战着的时候,一直和杨广一起看着的隋观王杨雄,却是浑身一震的盯着杨安所训练新卒们使用的军体拳,眼神之中泛着精光,就连在外要称呼杨广为家主都忘记了。

“嗯。”

杨广也呼吸急促的盯着。

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又岂能一眼看不出拳法的好坏?

而要是能。

那现在,杨安训练新卒所用的拳法,就就是很好的。

刚中带强,强中克刚。

不动则已,动则雷霆霹雳。

可杨安到底是怎么得到如此练兵之法的?

这让他们疑惑。

嘭嘭嘭。

啊啊啊。

只是下一刻,就在他们心里想着这些的时候,他们耳边却是一道道摔倒和哀嚎的声音响起,然后,他们就看见他们刚才派出去的五名给使营兵卒全部被杨安的新卒摔倒在地,有人胳膊都被拧断了。

“停!”

杨安也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对着那五名新卒说了这么一句,示意他们带给使营的人去看郎中,然后就目光看向了他的便宜老爹杨广,笑呵呵的问:“怎么样,爹,现在服了吗?”


杨六五嘴上这么问,心里却早已经在祈祷,祈祷他们家这位脑疾郎君可千万不要再搞事了。

毕竟自己这个小人物上次能活命,那都算是捡回来的,这要是郎君再搞事?

“你瞅你这怂样,把腰给我挺直了,男子汉大丈夫点头哈腰的像啥样?”

但杨安却瞥了他一眼,直到杨六五吓的赶紧挺直了腰板,才颔首道:“嗯,这才对嘛?”

“爷们就该有爷们的气概,别整天搞的跟娘们似的。”

这话说完,他才对杨六五继续:“咱之前不是跟我爹商量造反的事了吗?”

“他那慢,咱可不能慢,咱得帮他提提速。”

“所以某的意思是,你现在就给某去找庄子里的那些佃户,以庄子里招护卫为由,先招一千两百名成年男丁,咱秘密训练着。”

“毕竟这练兵也需要时间,你说对不对?”

杨安一边说一边摩挲着下巴。

既然便宜老爹那磨磨唧唧的,那自己就先帮他招点人练着。

反正根据他这些年对这邙山庄子的了解,这庄子里一共有佃户一千五百户。

一千五百户,凑出来个一千二百人的普通团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花费,一千二百人吃住加上例钱一年最多也就一万来贯。

这点钱,他那便宜老爹绝对是有的。

“啥?从庄子的佃户里招一千二百人先练着?”

可杨六五听到这却呆了,随后才对杨安说:“这个,那个,郎君,要不这事还是算了吧?”

“那些佃户只知种地,他们哪能打仗啊?”

“而且这一千二百人也太多了,这,这......”

杨六五是真不敢接这活儿。

这活儿要是接了,那可真就是豢养士卒,图谋不轨了。

他这脖子怎么凉飕飕的呢?

“多个屁!”

“一千二百人还多?”

“告诉你,某这也是被老爹逼的没办法了才出此下策,这点人要是真打仗,连塞牙缝都不够。”

但杨安却眼睛一瞪,一脚踹在杨六五屁股上大怒道:“还杵在这干啥?还不赶紧去办?”

“三天,三天内某要是没看见一千二百人,当心某把你剁碎了喂狗。”

“是是,小人这就去办,这就去。”

杨六五这才脖子一缩赶紧离开。

只是离开后,他却并没去找庄子里的那些佃户,而是骑上一匹快马,直奔紫薇城皇宫而去。

这事太大,他得告诉皇帝陛下才行。

至于杨安,则是在杨六五走了后,又在大槐树下坐了会,就回自己小院的东厢房,找他这些年根据后世新兵训练手册,早就编好的杨家军训练指南去了。

人数不够质量凑。

既然暂时弄不到数万大军,那就给他们配最好的军事训练方法。

与此同时,许国公宇文述和楚国公杨玄感被陛下以勾结异族,意图谋逆满门处死的事,也迅速在洛阳城中传开,并且向各州府蔓延。

一时间,知道这消息的无不惶恐,不知这是真谋逆,还是因为其他?

尤其是关陇那些家族在洛阳这边的门子部曲,他们家族的谋划,他们可都是知道的。

可正因知道,他们才心里恐惧,一个个的快速把这事让人报给家族。

……

而这会,皇宫里的杨广,也已经见到了被给使营带回来的南阳公主。

看着南阳公主那哭的梨花带雨的样子,杨广叹息一声,爱怜的帮她擦了擦眼泪,道:“珠儿,别哭了,父皇回头再为你寻一门亲事。”

“这天下的年轻俊杰,都可任你挑选。”

其实要是可以,杨广也不想杀,那样显得自己这君王太过残暴。

但勾结异族,意图谋逆这样的大罪,他却必须杀。

“父皇,到底发生了何事?”

南阳公主抬头,依旧有些不解的哽咽。

她不明白,不明白为何好好的君臣,忽然就这样了?

“发生了何事你无需知道,你只需知道他们勾结异族,其罪当诛即可。”

杨广摇头,看了眼依旧还在哭的女儿,这才道:“去看看你母后吧,自从你出嫁,你母后也很少见你,去看看她吧。”

他说的是萧皇后。

其实历史上关于萧皇后的描述,大多都是些以讹传讹的杜撰。

真正的萧皇后自从杨广死后,虽然落入过宇文化及,王世充,李二等各方势力手中,但却都是被礼遇有加的。

如同那些小说里写的被宇文化及给睡了,被李二给纳入后宫这些,用屁股想也知道是假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人家是前朝的皇后。

前朝皇后让你们如此对待,你们怕不是想让那些前朝旧臣跟你们拼命吧?

要知道,在古代君辱臣死可不是轻飘飘的四个字那么简单。

而且除了这,萧皇后还是兰陵萧氏的嫡女。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兰陵萧氏要是能让他们的嫡女被人如此对待,那他们的脸也就丢尽了。

世家大族,最在乎的不就是脸面吗?

虽然说,这脸面下也是有龌龊的,但这种明面上的脸面,却是必须要有的。

“是,儿臣遵命。”

南阳公主见自己父皇没有要和自己多说的意思,也这才闷闷的行了一礼离开。

别看她之前对沈光说的见了父皇要怎么着怎么着?

可那些也只是当着沈光这臣子的面说而已。

至于真在杨广面前说,她肯定是不敢的,哪怕她是女儿,却也知道自己父皇,虽然得益于祖母独孤皇后赏识,才能得到太子之位。

但骨子里对于后宫干政,还是非常厌恶的。

“沈光,你灭宇文家满门的时候,宇文述他说什么了吗?”

杨广也在南阳公主走后,这才看了眼一直边上站着的沈光,开口问道。

“没有,他只是说了句有父圣恩,就撞柱而死了……”

沈光摇头,立刻就把宇文家发生的事,包括宇文述给了宇文化及一巴掌那些都说了出来。

“呵呵,还是这家伙了解朕啊。”

杨广呵呵一笑,随后才对着沈光道:“既然他自知辜负了君恩,那就准许收尸吧。”

正如宇文述了解自己一样,杨广也了解宇文述。

他会在满门全灭的时候不做反抗,就是知道一旦反抗,可能就不止人死了那么简单,或许尸首都得曝尸荒野。

而现在,既然他这么识趣,杨广也不是不能给他个被人收拾的机会。

“诺。”

沈光领命,立刻就准备去办了。

但杨广却忽然道:“另外,从今天起,关陇那些家族,你也给朕派人监视着,他们的一言一行,朕都要知道。”

他虽然现在还不会跟关陇那些家族摊牌,但该防的,却还是要防。

“臣领命。”

沈光应声,这才离开了大业殿。

只是沈光刚走,殿外却忽然一太监走了进来对杨广道:“陛下,左备身府都尉杨六五,持陛下所赐信物进宫,说有要事禀报。”

“杨六五?”

杨广眉毛挑了下,道:“宣他进来。”

“诺。”

太监领命,一会,战战兢兢的杨六五就小心走了进来。

刚进来,杨六五就对杨广行礼:“下臣左备身府都尉杨六五,见过陛下。”

“嗯,杨六五你不在庄子里伺候三皇子,来此何事?”

“还是说,三皇子有事?”

杨广嗯了声问。

“这……”

杨六五迟疑了下,这才对杨广说:“陛下,三皇子他,他......”

说到这的时候,杨六五不敢说了。

“他怎么?说。”

但杨广却皱眉。

“诺,诺。”

杨六五点头,随后才继续:“三皇子他说,陛下您造反太慢了,他要帮您提提速,故此,想要从庄子里的佃户中招揽一千二百成年男丁先行训练,以备起事......”

杨六五一边说,一边小心看着杨广。

“嘭。”

但他话刚说到这,杨广却猛的拍案而起,虎目一瞪,身上帝王之气尽显的大怒道:“逆子啊,逆子。”

“这逆子,他难道还真想让朕这皇帝,造自己的反不成?”

“嗯??”

(求书架好评,新书期数据也就看这些了,拜谢各位大佬。)


李渊都要让自家这二郎给惊到了。

一般人十三四岁,能遇事不慌就已经很不错了,可自己这儿子,居然不但能把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还能有对策?而且还是上中下三策?

这就让他对他儿子的三策非常好奇了。

“孩儿的上策是,父亲大人可遣人给山东的起义军,诸如王薄等人送些粮草器械,让他们迅速壮大。”

“只要他们壮大,那陛下就须派遣能征善战者镇压。”

“可现如今朝廷,能征善战之人,不是垂垂老矣,就是在为陛下准备东征事宜。”

“若是如此,朝中可派之人,也就只有麦铁杖和鱼俱罗了,而且十有八九,陛下会派麦铁杖前往,至于理由嘛,儿方才已经说过。”

李世民也点头,笑吟吟的说了起来,这些说完,他才继续道:“可若麦铁杖前往山东镇压起义军,他极有可能就赶不上陛下的东征战事了。”

“如此,东征行军大总管就只能在父亲和鱼俱罗中选。”

“父亲这,陛下定然不会选,而要是这样的话,就只能是鱼俱罗。”

“可,只要陛下选择鱼俱罗,我们便可利用其弟之死,拉拢他为我们所用。”

“据孩儿所知,鱼俱罗和其弟鱼赞,关系很好。”

李世民意味深长看着父亲李渊,看的李渊也惊喜连连,抚须大笑:“善,二郎所言,正合为父心意。”

“那中策呢?吾儿中策为何?”

李渊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决策,甚至也打算按李世民所说的上策来做。

因为这上策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毕竟他们现在破坏东征,为的就是让山东和江南这两个被皇帝抽调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世家集团,在东征失败后对杨广彻底愤怒,引动天下大乱。

而若是在这之前,能利用那些不成气候的起义军,让这天下提前乱点,那就更好了。

乱中才能取胜嘛。

当然,他即便有这想法,却也是想听听自己儿子的其他两策的。

一来,这是考校儿子的机会,至于第二,也正好可以给他的长子李建成点压力了。

谁让压力才是成长的动力呢?

“至于中策嘛?这中策就是我们直接拉拢麦铁杖,让他为我们所用。”

“不过这策略有风险,麦铁杖那家伙可是个驴脾气,万一他恼怒,把这事告知陛下,咱可就麻烦了。”

李世民也这才继续说。

“嗯,我等所谋之事,首要一条就是稳妥,说说你的下策吧。”

李渊嗯了声,随后才道。

自己儿子这中策,很显然是不可取的。

江山哪有性命重要?

固然他们渴望夺取江山,但若是江山需要用他们自己的命来换,那就不值得了。

“是,父亲。”

李世民颔首,然后才又继续:“孩儿的下策就是,父亲向陛下立军令状,自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这样一来,有军令状在手,陛下或许会给父亲这职位。”

“只是如此,父亲就必须趁东征时,把咱们这位陛下给......”

李世民做了个手抹脖子的动作,看的李渊也连连摇头:“不可不可,二郎你这还真是个下策啊。”

“于东征中想杀陛下简单,这只需和高句丽王商量好就能做到,但杀了他后,这弑君的罪名也就落在咱身上了,不但弑君,咱还成了辽东战事失败的罪魁祸首,天下百姓都会以为是咱杀了陛下才导致的战事失败,那时候,咱想取天下就难了啊。”

相比自己十三岁的儿子,李渊此时看问题还是很长远的。

李世民也笑着道:“孩儿也正是考虑到此,才把第三条归于下策。”

“那父亲,我等是打算用那上策了?”

随后他又对李渊问。

“嗯,就用你那上策吧,这事你和你大哥一起办,但必须做到无人知晓,明白吗?”

李渊嗯了声。

“孩儿晓得。”

李世民应声,这才和李建成说了几句,就一起离开了。

而李渊,则是依旧站在厅堂眉头紧皱,直到一会,他才呢喃:“奇怪了,皇帝对宇文述的宠信一直都是人所共知的,这怎么忽然就查他了呢?”

说到这里的李渊也有些不解。

毕竟他们之前选择宇文述,就是因为那家伙除了本身就是关陇一员,还藏的够深。

可现在,他藏的这么深居然都被皇帝给翻出来了?

这就让人不由怀疑,皇帝身边,是否有某位不知名的能人相助?

一念至此,李渊就对府里的下人道:“来人,派人传信给洛阳那边,让他们找人打听下宫中近况,尤其是陛下身边可曾有陌生人出现?”

这偌大的唐国公府,早已被李渊经营的如水桶一般了,故此他倒也不担心府中的下人有问题。

而他府里的下人,也很快就道:“是,国公爷。”

这话说完,那些人就去办了,李渊这才背着手去了府中的内宅,这前阵子新纳的一房小妾,让他一得空就想往被窝里钻,这也很愁人呐。

而时间也这样很快就又是二十来天,已经到了大业七年四月末,距离五月初的小朝会也只差三天了。

在这二十来天里,杨安一直都在自己的庄子里忙训练新卒和建造他所谓新卒宿舍的事,至于打造兵器,早已经在几天前完工了。

不但完工,杨安为了能让自己手下的士兵,所用的横刀超过这个时代的横刀,还专门让人在庄子里起了一座炉窑,采用北宋年间才会出现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对兵器进行了加强。

众所周知,灌钢法虽然出现于南北朝,在隋唐时也被用在了兵器铸造上,但因为隋唐时的灌钢法采用的还是低炉低温烧炼,故此锻造出来的钢铁杂质还是有不少的。

这也是隋唐时的横刀锻造技术,虽然领先于这个时代其他地方,但和北宋年间被广泛用于军事上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原因。

而他的这一技术革新,也就导致了杨安给士兵们所打造的横刀,个个都是削铁如泥的宝刀。

不过杨安对此其实也并不满意,他想搞的是火药和明朝的红衣大炮。

但火药这东西,现在这年代,药王孙思邈还没把火药的提炼方法整理出来,杨安也只能自己摸索。

而就在他摸索这的时候,洛阳皇宫里的杨广,却看着一份从山东送过来的八百里加急,面色阴沉,声若寒霜道:“呵,这又是谁在找死?”

“来人,传沈光......”


李世民眉头皱的紧紧的,只感觉自己好像跟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失之交臂了一样。

看的李渊和李建成也一愣,李渊更是疑惑问:“错过了何物?二郎为何会有如此奇怪的感觉?”

“就是啊二弟,你这?”

李建成也不解。

“我也不知,就是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还有点疼。”

李世民摇头,随后才伸手抹了一把自己那还算英俊的脸,强行让自己不去想的道:“不说这了,那若是照父亲所言,就是咱们想在东征大军中,安插自己人,故意引导那百万大军送命这步棋,走不通了?”

他是个从小就聪慧的主,此时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计划要失败了。

不只他,就连李渊也跟着叹息道:“是啊,杨广那狗皇帝如此一来,我们的计划就要变了。”

倒是他们身边站着的李建成,忽然皱了一下眉头问:“父亲,那我们可否拉拢那个李靖呢?”

“若是能拉拢他为我们所用,我们的计划,也未必就需要变吧?”

李建成是觉得,现在他们计划最大的变数,就在李靖身上。

既然如此,那就拉拢他好了。

“愚蠢。”

但李渊却瞪了他一眼,然后才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那李靖过往,不过是一小小的从六品郡丞,纵然是在为父帐下,为父也仅是听过此人罢了。”

“如此一个小人物,一朝被天子看重,出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他又岂是我们能轻易拉拢的?”

“对啊大哥。”

“这天下门阀,即便心里看不上那些皇帝,但皇帝终究还是天下至尊啊。”

“拉拢李靖的念头,断不能有,否则,恐怕拉拢不成,反而招来灾祸。”

李世民也跟着道。

这话说完,他才又叹息一声道:“为今之计,只能另从他处想法子了。”

“他处?”

“这还有何法,能让那百万大军命丧辽东呢?”

李建成疑惑,李渊也跟着皱眉。

倒是李世民,忽然笑了一下,道:“办法肯定是有的,这世上,哪有甚无解的局?”

“就看人怎么为之了。”

李世民说到这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办法。

这点李渊也是能看出来的,故此好奇道:“二郎可是已有良策?”

“若是有的话,就快快说来。”

“对啊二弟,有就说吧。”

李建成也催促。

“嗯。”

李世民嗯了声,看了李建成一眼,这才对李渊道:“父亲,如今咱们想从将领这方面引导东征失败,已经不可能了。”

“既如此,那就只能从兵卒方面入手。”

“可是兵卒这块,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个兵卒。”

“然而,左右不了他们,有一样东西,却是我们可以左右的。”

李世民说到这里的时候,就没有再说下去了。

他相信,自己的父亲肯定已经猜到了。

果然,他的这话刚说完,李渊就眼前一亮道:“二郎说的可是兵器?”

李渊是精通战事的,也深知一场战争的胜败,除了将领,士卒,粮食和兵器也很重要。

粮食这块,他们插不上手。

因为皇帝已经责令左光禄大夫虞世基,亲自在江南督粮两年了。

虞世基此人,那可是皇帝的死忠臣子,想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对粮食动手脚,那不可能。

而要是粮食这块不行的话,那就只能是兵器了。

毕竟兵器现在还正在造着。

而且工部那边,也有他们家的人。

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

“是兵器,但也不是兵器。”

李世民笑了下,然后才开口道:“孩儿所言乃是打造兵器的铁矿。”

杨广点头,等杨雄坐下,才看着他问:“宇文家和杨素家的事,你都知道了吧?”
“听说了,三皇子明察秋毫啊。”
杨雄回道,心里对杨安的睿智佩服到了极点。
“呵呵,明察秋毫是明察秋毫,可却也给朕出了个难题啊。”
杨广有些得意的笑笑。
“难题?”
“陛下指的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和左路先锋的人选吧?”
观王杨雄一怔,很快就试探道。
他和杨广君臣多年,自然明白杨广此时心思。
“对,如今宇文述和杨玄感已经死了,这行军大总管和左路先锋的位置,就得重新挑选合适的将领了。”
“族兄以为,何人可堪此重任?”
杨广点头。
灭一个勾结异族的宇文家是小事。
但为东征挑选合适将领却是大事。
“这个。”
观王杨雄斟酌了下,才道:“左路先锋,臣以为荥阳郡守张须陀可堪此重任。”
“张须陀此人作战勇猛,为人忠贤,陛下也都知道。”
“至于行军大总管一职,若是关陇没有反意,常年镇守太原与突厥作战的唐国公李渊合适。”
“毕竟我朝其他能盖过他的将领,都已经上了岁数,行军大总管需总览全局,且辽东又是苦寒之地,老将未必能吃的消。”
“但现在,关陇那既然有了二心,那就只能从麦铁杖和鱼俱罗中选一人了。”
“不过最终要用谁,还得陛下圣裁。”
杨雄笑着说道。
要说大隋的猛将,那确实不少。
如同杨素,韩擒虎,苏威,裴矩这些人都算是。
但他们大多都是跟随先帝开国的,老的老,死的死。
就连他自己,今年都已经七十了。
故此这会,这能选的还真不是很多。
“嗯,族兄说的也在理,那就下个月小朝会,把这事定下来吧。”
杨广嗯了声,随后就又和杨雄说起了杨安想招募士卒训练的事。


杨广也好奇开口。
刚才护卫只说萧皇后和农事司主事来了,至于所为何事?还真没说。
“这个,是薛先生有事要找老爷,妾身便带他来了。”
萧皇后笑了下,说道。
“哦?薛忠,何事?”
杨广眉毛挑了下看向薛忠。
“老爷,是这样的,您不是说让我刊印书籍嘛?”
“我今天去城里的纸坊问了问,他们要价一百贯一刀,这太贵了啊。”
薛忠也不是个太笨的,很快就演戏般把事说了出来。
“什么?”
“一百贯一刀?”
杨广听到这也瞬间大喝,脸色阴沉的吓人。
作为皇帝,他怎么可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正因为明白,他才怒啊。
那些世家,抹黑自己还不够?
如今居然还想剥夺天下百姓得到一种新吃食的权利吗?”
“现在的纸卖这么贵吗?”
但杨安却愣了下,然后才摩挲着下巴道:“要是这么贵的话,那咱也造?”
杨安想的是,既然这宣纸这么赚钱,那自己也造点?
毕竟他们造反也是需要大量银钱的。
但杨广他们听到这却都愣住了,一个个怔怔看着杨安。
直到一会,杨广才如同看怪物一样看着杨安问:“那个,安儿啊,你这,还能造纸??”
他说这话的语气都带着不确定,同时,他又希望自己儿子说的是真的。
因为,这要是他儿子真能造纸的话,那他可就等于是打破了千百年来,世家大族垄断文化传承的神话了啊。
那些世家大族为何能屹立多年而不倒?
他们又为何能不把帝王皇权放在眼里?
说到底,还不都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文化传承,掌握着纸和书籍的不传之秘吗?
只要掌握着这些东西,那书籍就只能在他们手上才会有。
这样的情况下,天下读书人就只能成为他们的附庸才能得到书籍。"


沈光领命,随后才小声问:“那陛下,南阳公主?”
他说的是杨广的长女,那个嫁给许国公宇文述次子宇文士及的南阳公主杨玉珠。
毕竟这可是陛下的长女。
“珠儿……”
杨广也沉吟了下,然后道:“让南阳和宇文士及和离,带回宫中。”
“臣领命。”
沈光行礼,立刻就离开了。
“呵呵。”
杨广也在沈光离开后,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道:“关陇,你们想插手东征,借东征改天换日?”
“殊不知你们的小心思,早已被我杨家麒麟儿看透。”
“既然如此,那就试试朕的屠刀。”
这话说完,杨广就令人收拾好那刚才被他踹翻的案几,继续批改奏疏了。
而此时洛阳城永乐坊许国公府,许国公宇文述的长子宇文化及,也正一边看着端坐于正厅中的宇文述,一边询问:“父亲,此次关陇那些家族,想咱于东征中败给高句丽一事,父亲可有妥善之法?”
宇文化及今年三十二岁,个子不是很高,人也有些微胖,要论长相,只能说是普通,但他却是宇文家的智囊,就连宇文家能重新回归关陇,和关陇各家族一起共谋大事,也都是他推动的。
可也正因是他推动的,他才必须谨慎,毕竟杨广也不是吃素的,从小带兵打仗不说,更是深谙帝王权术,他还真有点担心,自己父亲要是布置不当,会被杨广察觉。
“无须忧虑,为父我打了一辈子仗,想在一场战争中不落痕迹的动点手脚,还是可以的。”
“倒是你,私下联络杨玄感,突厥,高句丽以及关陇各家族的事万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宇文述面色平静。
他今年都五十一岁了,虽然不像朝中那些老臣一样垂垂老矣,但早些年战场上所受的伤,也使的他整个人都瘦了不少,精神也不复往昔。
如果不是心里始终放不下他们宇文家的仇,他都不太想参与关陇那些家族的事。
毕竟这些年,杨坚和杨广虽对他多有试探,但总归还是不错的。
可灭族之仇,他也不能不报。
故此,纵然有些对不住杨广,却也只能跟关陇那些家伙一起了。
而他的次子,娶了杨广长女南阳公主的驸马都尉宇文士及,也对宇文化及道:“就是啊兄长,这与朝中大臣相互走动,即便被发现了,咱也还有回转的余地,但勾结异族,那可就是死罪了,这你必须慎之又慎。”
宇文士及虽比宇文化及年幼,今年只有二十五岁,长的也要英俊不少,可在谋略上却没宇文化及那么有远见,擅决断。
但即便这,这会他也得叮嘱下自己兄长。
“哈哈哈。”
“放心吧,和突厥还有高句丽的来往,某都是派心腹做的,绝不会有问题,这点数某还是有的。”
宇文化及自信一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