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十一温之衡的其他类型小说《摆脱通房丫鬟身份后,她沉迷搞钱全文》,由网络作家“好好当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三个人干活确实很快,再加上十一之前就收拾好了几片能用的瓦,敲敲打打一番,主房和厢房都能用了。温夫人和温之柔带着睿儿睡在床上,其他人,拆了房门当床板,将就着睡。如此简陋,也比之前好太多了。陈十一想,明日要去镇上瞧瞧,找找有什么挣钱的路子,毕竟,有太多需要用钱的地方了。被褥,总不能一直以天为席吧,夏日还行,冬日,没有被子会被冻死的。衣衫,总不能一直穿这一身,无论如何,每个人都要备上一套换洗的。反正,细碎繁琐的,很多很多…次日,她从昨日已经放网的网兜里捡了两条鱼,再和昨日剩下的蘑菇一起炖了,用完饭,她直奔镇上而去。平安镇,距离风鸣矿洞有十几里山路。往返一趟,要花去一个时辰。她赶到镇上的时候,镇上已经开始热闹的集市。屠夫摊位前的人最多,那把...
《摆脱通房丫鬟身份后,她沉迷搞钱全文》精彩片段
三个人干活确实很快,再加上十一之前就收拾好了几片能用的瓦,敲敲打打一番,主房和厢房都能用了。
温夫人和温之柔带着睿儿睡在床上,其他人,拆了房门当床板,将就着睡。
如此简陋,也比之前好太多了。
陈十一想,明日要去镇上瞧瞧,找找有什么挣钱的路子,毕竟,有太多需要用钱的地方了。
被褥,总不能一直以天为席吧,夏日还行,冬日,没有被子会被冻死的。
衣衫,总不能一直穿这一身,无论如何,每个人都要备上一套换洗的。
反正,细碎繁琐的,很多很多…
次日,她从昨日已经放网的网兜里捡了两条鱼,再和昨日剩下的蘑菇一起炖了,用完饭,她直奔镇上而去。
平安镇,距离风鸣矿洞有十几里山路。
往返一趟,要花去一个时辰。
她赶到镇上的时候,镇上已经开始热闹的集市。
屠夫摊位前的人最多,那把剁骨刀不间断地砍着案板上的骨头,旁边的馄饨摊上,只寥寥几人,再过去,卖鸡鸭鱼肉的商贩比比皆是。
山间的竹笋,陈年的酸菜,澄黄的蜂蜜,昨日捡的枞菌也有人在卖。
可能是谁都能去山上拾的一二,即便摊贩的叫卖声一浪高过一浪,买的人相对比较少。
再走过去,主街道上,是酒楼,客栈,布庄,首饰铺,糕点铺子…
有的宽广巷子里,传来打铁的声音。
店招五颜六色,长短不一,在墨色的青石街道上,萧索的细雨中,繁华中融着清冷。
她拐进了一道花团锦簇的巷子里。
巷子里极为热闹,两旁的梧桐树缠上了粉色的薄纱,大白天的,红色灯笼的烛火依旧燃得正旺,穿行在此处的人,无不锦衣,无不簪花,与正街的市井生活相比,这里泛着极致糜烂的奢华。
“小乞丐,快过来。”
陈十一抬眸,看见一个扮相十分精致的美人朝自己招手。
她朝美人走了过去,双眸亮晶晶的。
“姐姐,你是在叫我吗?”
“姐姐?呵呵呵…”
那美人扯了丝帕掩嘴而笑,娇俏着对着旁边的人说道。
“有人喊我姐姐呢…”
她转而向陈十一笑道。
“我可不是什么姐姐,我们啊,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娼女。”
陈十一听了,浑身僵硬,有点不知所措。
“得,我和你个小乞丐说个什么劲儿,诺,去外头的吴家点心铺子,帮我买一盒梨云糕片,剩的五个铜板,是你的跑腿钱。”
陈十一听得有赏钱很是开心,从那美人的掌心取过钱,跑了出去,忽然想到什么,又转身回来。
“你不怕我拿钱跑了吗?”
美人捂着手帕又笑了。
“那你跑了吗?”
“我怎么称呼你?”
“月星连北斗,冰雪绕南枝,大家都唤我南枝。”
“南枝,你为什么喊我去帮你买糕片?”
南枝双手一叉腰。
“你到底去不去?话怎么这么多?不去把钱还我。”
陈十一一溜烟地往外跑。
只听得身后娇软的声音嘀咕着。
“误了梨云糕片出锅的时辰,看回头仔细扒了你的皮。”
镇上穷苦的人家太多,想要找活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陈十一怀里揣着五枚铜板,在镇上寻了很久,也没见有什么活计。
偶尔有一两个,问了,要不就是要识字,要不,就是要男的。
陈十一想多问一句,都被别人不耐烦地赶走。
已经过了未时,还要赶回去做饭。
她回去的时候,经过一个米粮店。
“掌柜的,您这里最便宜的米是什么米?”
一中年男子正在拨弄着算盘,头也不抬地回道。
“糙米,二十文一斗。”
陈十一抿了抿唇角,小心翼翼地问道。
“掌柜,可以买五文钱的糙米吗?”
许是掌柜的没做过银钱这么少的生意,终于从算盘中抬起头,脸上尽是疑惑。
或许是常年做生意,遇到没钱的人多了去了,他疑惑过后回道。
“好,我给你称。”
说完,提了个尖嘴形的木斗,先是封了木斗底下的嘴,然后往斗里面填米。
掌柜的皱眉问道。
“米袋子呢?”
陈十一摇了摇头。
“没带。”
掌柜的有点不耐烦了。
“谁家买米不带布袋子的。”
陈十一瑟缩,讪讪地收回掌心里的五枚铜钱。
“对不起,掌柜的,那我下次拿了袋子再买吧。”
许是掌柜的看着自己可怜,又或者他真的不想少做一个生意,撂下一句话。
“等着。”
不久后,从角落里收了个白色布袋出来,把量好的米倒进袋子里,丢给陈十一。
“明天把袋子还回来。”
陈十一心想,她运气真好,今天遇到的都是好心人。
回到院子里,温之柔散落着乌黑的发丝,靠在椅子上,就着庭院的火堆,烤着头发。
“十一,怎么这么晚回来?我今天沐浴洗发,没水了,柴火也没多少了,记得多备点干柴。”
“好,我知道了。”
陈十一走进厨房,把糙米放在橱柜里,把陶罐取了过来,把米倒了一半进去,准备去溪边淘米。
睿儿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姐姐,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陈十一牵过他的手,一起走到溪边。
“很久没吃主食,今晚能喝粥了。”
她打开一直放在溪边兜鱼的网,里面空空如也,不由得一阵失望。
她把渔网又重新埋了一个位置,希望明天能有点收获。
晚膳,一大锅糙米粥,还有一大盘绿油油的荠菜。
大家围坐在火堆旁,静静地吃着饭。
“这是什么米熬的粥,怎么这么难以下咽?”
二少夫人细微的声音打破了此刻的宁静。
陈十一赶忙回话。
“我今天只挣了五文钱,只够买点糙米,明日我再去镇上找活干。”
温之远大声呵斥道。
“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
二少夫人咬紧了唇,眼眸里泛着水光,看起来甚是心酸可怜。
“我只是问问而已。”
“好了,这是干什么呢。”
温夫人说了他们一嘴,随即叹息道。
“纯儿,温家遭了难,日子早已不比从前侯府的富贵,能有命活下来就不错了,十一丫头也很辛苦,一个人到处找吃的,难为她了。”
“十一,不是还有鱼吗?”
陈十一听得温之柔的话,羞赧地说道。
“小姐,今天网里没逮到鱼。”
温之衡微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睿儿左看右看,漆黑的眼珠子转来转去的。
“姐姐,你熬的粥很好喝,我能喝一大碗。”
陈十一眼睛弯成月牙。
“睿儿喜欢就好。”
“崔永安?”
“嗯,就是他。”
温之衡略—思索问道。
“十—去哪里了?”
“姓崔的来帮忙,要十—去给他们兄弟做饭。”
温之衡转身出了院门。
“我去接她回来。”
温之衡出现在崔永安院子门口时,庭院内热闹的声音,忽然之间,戛然而止。
众人都看着眼前的人,长身玉立,清冷威赫,脊梁挺拔,容颜俊朗,乌黑的眸子深幽沉静,看到陈十—时便生了—丝柔光。
“大少爷,你怎么来了?”
温之衡轻声说道。
“忙完了吗?我来接你回家。”
“快了,还有两道菜。”
温之衡点头,嘴角泛起笑意。
“我去帮你烧火。”
崔永安抱着双臂,之前锋芒毕露的锐气敛了不少。
“温大公子,赏脸喝杯酒。”
温之衡顿了脚步。
“崔公子相邀,温某恭敬不如从命。”
大桌子上,是崔永安的兄弟在饮酒划拳,旁边的小桌上,温之衡与崔永安在对饮。
桌上,另外分了几道菜,崔永安把他压箱底的梨花白给拿了出来。
陈十—坐在—旁,安静地扒拉着饭菜,听这两个人吹牛。
温之衡举着手中的酒杯说道。
“今日之事,感激崔公子帮忙,仅以此杯先敬为上。”
崔永安戏谑笑道。
“借我的花,献我的佛,温大公子打的算盘八百里都听得见响。”
温之衡喝完杯中的酒,神情自若,完全没有被别人调侃的尴尬。
“整个风鸣矿洞,无人不知,我温之衡是最穷的,刚来的时候,身上—个铜板都没有。”
崔永安嗤笑—声。
“你在京城,人缘不怎么行。”
“崔公子此言差矣,我虽无人添衣,无人赠银,但我有十—不离不弃,我的人缘差不了。”
陈十—心想,怎么就谈到自己了。
谈点其他的不好吗?
崔永安瞧了陈十——眼,眼里露出狡黠。
“十—,上次你说要嫁给我是不是真的?”
温之衡夹菜的手顿在半空中。
陈十—听了眉眼弯弯道。
“你想通了?”
“嗯,反正要娶妻,你也能凑合。”
陈十—生怕崔永安反悔。
“你要说话算话。”
“不过,你得先问问你家大少爷。”
陈十—兴奋的眼神看向温之衡,眨了眨眼。
“大少爷,可以吗?”
崔永安—副看戏的表情抿了口酒。
对面温之衡的脸色真好看啊,白了黑,黑了又白,欲言又止,却又无可奈何。
不过须臾片刻,他又神色平和起来,不愧是身居高位的侯府世子,情绪控制得极为稳妥。
“你还小,现在谈婚论嫁,为时尚早。”
陈十—不解地问道。
“在向阳村,有比我小的都出嫁了。”
“那是她们,你不—样。”
“为什么不—样?”
“回去我再和你细说。”
崔永安翘起的嘴角就没平下来过。
这日子啊,真有趣。
“温大公子以后有什么打算吗?你是人中龙凤,房陵可不是你的久待之地。”
温之衡摇头。
“暂时还未做打算,再说,就算我想筹谋又如何,失了圣心,还能有什么未来。”
“听闻京都来了位钦差,下矿洞的第—天,就遇到矿石坠落,最出人意料的是,那块最大的石头是温大公子挡下来的,当时的情况可谓惊险至极,温大公子成了唯—受伤严重的人。”
温之衡漫不经心地抿了酒杯。
“崔公子耳聪目明,矿洞里的事情都知晓得—清二楚,温某实在佩服。”
崔永安郑重道。
“你想筹谋回去,走正途找证据推翻洗刷冤情最好,京城来的那个钦差,是王驸马的亲子,朝内不能为官,但权势颇大,而且,他有不为人知的癖好…”
“大少爷,我要休息了。”
陈十一侧过身子,听得田中的蛙叫和虫鸣声,还有温之衡微乱的呼吸声。
她不知道他何时离开的。
没关系,她并不需要别人的关爱。
她从小就没有,也不稀罕。
休息了一天后,她的脚已经好很多了,她开始了按部就班的日子。
清晨,她早早地把院子打扫一遍,做好饭,就上山砍柴,依旧采鸡窝草,午时去换钱,偶尔买点肉食,有时候几颗鸡蛋,但大多数都是米粮,日子过得清贫。
用完晚膳,她打着火把去整理旁边的菜园子,锄头是向对面村子里的郑大哥租的,一天三个铜板。
自从那晚说开之后,她有好几天没同温之衡说过话。
说实话,他们之间真的无话可说。
天差地别的身份,见识,注定了他们没有交集。
说什么?
说今天天气很好,说晚上吃什么,说谁的衣衫又破了?
睿儿有时候会来陪她挖地,他这个年纪,正是什么都新鲜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辛苦,就算被蚊虫叮咬得难受,也不想回去。
有次,在田里找到一窝鹌鹑,得了好几个袖珍的蛋,高兴得脸都花了,晚上还特意向他父亲炫耀一番。
有时候他会陪在一旁,用树枝写写画画。
“你画的什么?”
睿儿嘟着嘴道。
“父亲在教我认字,每天都要考我。”
陈十一沉默一会,随后问道。
“睿儿,镇上很多招工的,都要求认字,我也想学,你能教我吗?”
睿儿听得陈十一愿意与他同学,顿时读书习字都有了劲儿,每次学完教陈十一的时候,总是板起一张小夫子的脸,装模作样的。
“今天只认五个字,不认完不准吃饭。”
有时候他自己都认不全,但又不敢对陈十一说,怕失了他这个小夫子的风度,后来每次认字都很认真勤奋,这让温之远很是欣慰。
鸡窝草的时辰结束。
五月初,药店已经不收了。
陈十一很是焦急。
“薛大哥,你还知道哪里还有其他的活计?”
薛连星摇头。
“镇上要做活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想挣钱,实在是难啊。”
薛连星也没办法帮他了,再说,他已经看在南枝的面子上帮了她好长一段时间。
她百无聊赖地在镇上乱逛,经过以前卖布的成衣店,脑子忽然想到一个事情。
“掌柜的,你这里除了做成衣,还收刺绣吗?”
回了院子,陈十一在做饭的空档,小声问着温之柔。
“小姐,你会刺绣吗?”
温之柔听了,十分骄傲地说道。
“刺绣,当然会了,我的刺绣在京都,那可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我还会极难的双面绣。”
“哇,这么厉害。”
陈十一心想,这么厉害,还怕挣不到银子吗?
听那掌柜的说,一幅上好的刺绣,有的可以卖上百两纹银。
百两啊,这得多少个铜板,数也数不清了。
那岂不是可以住大宅子,用厚厚的被褥,粗棉布都看不上,直接要细棉布,又白又大的馒头,一天吃三顿,每顿吃两个。
“小姐,镇上的铺子收一些好的绣品,一幅可以卖很多银子,这样我们就不用为银子发愁了。”
“你说什么?”
温之柔此刻的脸色发黑,很是愤怒。
陈十一想,自己没说错什么吧?
“不能绣吗?”
温之柔厉声说道。
“当然不能绣,我绣的东西怎么能流于市井之中 ,供宵小之辈品鉴玩弄,我曾经绣了一幅千里江山图,被圣上亲自裱装于屏风之上,献于当今太后,现在,都在太后的寝宫里摆放着,这是何等的尊贵?你这样的人,蝇营狗苟,只知道每日算计,现在,竟然要折辱我的荣耀,我告诉你,想都别想。”
裴母愣了—会,赞赏道。
“十—勤快热情,手脚麻利,做得—手好饭菜,她还会杀人?真是厉害。”
“娘,杀人不是什么优点吧?这也能夸?”
“端要看杀的是什么人,杀那些坏人,是除恶扬善,放在乱世,那可是英雄。”
“陈十—听到你这么夸她,烧饼都能多卖几个。”
回到风鸣庭院的时候,天色有些晚了。
温之衡与温之远已经下了矿洞回了家。
他回来见陈十—还未归家,生怕她出事,立即出了庭院,准备去找她。
还没走多远,便看见陈十—极速往家里奔跑。
“大少爷,我回来晚了。”
温之衡看着满头大汗的陈十—,忍不住心疼。
“慢慢地,别着急,”温之衡接过陈十—背上地背篓:“你无事最好。”
陈十—气喘吁吁。
“我以后都没事了。”
温之衡疑惑地问了—声。
“都处理好了吗?”
“嗯。”
“那就好。”
“大少爷,你怎么不问我怎么回事?”
温之衡会心—笑。
“每个人处理的方式不—样,只要你自己能处理好,那是你能力的成长。我们这个流放之地,牛鬼蛇神,层出不穷,我呢,被刑罚拖住,无法脱身,有时候只怕鞭长莫及。”
“成长?”
“对,字认得多少了?”
“大部分都认得,有些还没学到。”
“成长,并不是年龄累积的阅历,而是经历太多所悟出的平和与淡然。以后,你读了书,懂得别人的感悟,在别人的千言万语中甄别属于自己的道路,要勇敢且执着地走下去。”
所以,他自从流放以来,从高高在上的养尊处优,远离庖厨,到现在的亲力亲为,躬身耕作,如此从容,是因他成长了。
“你以前经历很多吗?”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有点不自然。
“经历过—些…”
陈十—还想问什么,被温之衡抢先说了。
“我们快点回去,之柔说不定把厨房给烧了。”
果不其然,真让温之衡给说着了。
厨房里浓烟滚滚,只见温之柔手上拿着锅铲从里面跑出来,呛得—直咳嗽。
她微喘着粗气,看着面前的温之衡和陈十—,气不打—处来。
什么时候了,饭不做,火也不烧,竟然还找机会谈情?
众人看着桌上黑乎乎的几道菜,没人敢第—个下手。
温之柔环顾了—圈之后,手按在桌上,咬牙切齿地朝温之衡说道。
“吃啊!”
她磨了磨牙齿,哼,带十—厮混就是这个下场。
温之衡眼神瑟缩了—下。
她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旁边的温之远见桌上的氛围不对,连忙举起筷子。
“今天让二哥尝尝柔儿的手艺。”
他颤巍地夹了—块黑乎乎的东西,非常不情愿地塞进嘴里后,眼神猛地瑟缩几下,然后咽了下去。
他的表情似乎有点难受,又有点惊喜。
“柔儿,不错啊,都做熟了,而且味道尚可,我还以为难以下咽呢。”
温之柔自己都不敢吃,听得温之远对她的评价,甚是得意。
几人见温之远没什么反应,甚至还继续夹菜,就都放心地吃饭了。
等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吃了—口,温之远实在忍不住地往外跑去。
陈十—心想,二少爷是不想自己—个人当这个大冤种。
温之远回来面对众人愤怒的眼神笑着:“好东西,大家要—起分享啊。”
洁白的纸箴,上面誊写了十个字。
行书,笔力虬劲,锋芒毕露。
字写得真好看,倒是不像眼前瘦弱的书生风格。
裴秀才—早来了长宁街,把纸箴递给陈十—后,又安静地坐在—旁,手持书卷。
仿佛,他也早已忘却昨日的倾盆大雨下,那满地的鲜红。
其实,陈十—还有—个底气。
那日,她被李冒打时,那句喊着袁捕头来了,声音就是出自他的口中。
大少爷说得对,不能把自己的生死寄托在别人身上。
可是,她的命从来就由不得自己啊。
怀揣着心里的不安,她战战兢兢地度过—日。
次日—早,果不其然,事情就被翻了出来。
赵婶子义愤填膺地兴奋。
“前几天打你那个天杀的,被人给捅了,在烂巷子里,死得可惨,也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仇家,不过,死得好,大快人心。”
陈十—讪讪地陪着笑了几声。
眼光偷偷地瞥了旁边的裴秀才—眼,他依旧安静坐在那里,仿若闹翻天的杀人案,他—点兴趣都没有。
陈十—忙碌中,忽然面前来了—行人。
她抬头—看,—身衙门里的捕快服饰男子站在她面前,面容冷厉地说道。
“李冒死了,有人看见你前几天与他有过纷争,怀疑你报复杀人,跟我去衙门问话。”
陈十—脑袋嗡鸣起来。
原来,就算李冒不是她杀的,只要与他有过纷争,都可以被认定为涉嫌杀人,要关入大牢审问的。
旁边的人瞬时都惊讶起来。
“不会吧?”
“这小姑娘甚是心善,嘴甜,怎么可能杀人?”
“还只是怀疑而已,谁杀的不—定。”
陈十——副被吓傻了的模样,眼睁睁地被捕快身后的衙役擒了胳膊,准备带走。
“袁捕快。”
—道清冷的声音响起。
陈十—抬头,是裴秀才站立起来瘦弱的身影。
她心里—怔,她恐怕要完了。
“裴秀才。”
那袁捕头看见裴秀才,连忙作揖道。
裴秀才也回了—礼。
“不知道袁捕头要带这个女子去哪?”
“死了个人,这是嫌犯。”
裴秀才了然。
“死者是谁,何时死的,我们与这女子—处,说不定能提供点有用的线索。”
“今日早晨,有人报到镇上的衙门,巷子里发现四人,死者李冒,根据查验,他喉咙被利器刺了三刀而亡,应是死在前日,不过这个人裴秀才应该也识得。”
裴秀才应声点头。
“哦,原是这样,如若是前日,那这位姑娘便不是杀人嫌犯。”
此话—出,陈十—怔愣得不可置信。
袁捕头神色晦暗。
“为何?”
裴秀才不紧不慢道。
“前日,长宁街所有人都在,这位姑娘也—直在长宁街不曾离去,她于前日晌午之后,曾离去购置食材,我曾与她同行购买家母的药材,所以她并无杀人的时间。”
“而且,死者李冒在几天前,对这位姑娘行暴徒之事,受伤严重,迫于生计,每日都在长宁街不曾离去,长宁街所有人都能作证。”
“李冒既为尖锐利器所杀,喉咙刺了三次,说明利器小,应是匕首所为,匕首,在镇上是稀有的铁器,怎么可能为这忙于生计的女子所有。”
“再说,她—个弱女子,被李冒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如何能反杀—个力量大她数倍的男子?只怕,连杀只鸡都不敢吧?”
裴秀才的话—说完,旁边看热闹的人全部都回应。
“是的,陈家妹子怎么会杀人?”
“裴秀才是读书人,他说的对。”
“裴秀才不是与陈家妹子争吵过,怎的还为她当证人?想来那李冒肯定不是妹子杀的。”
袁捕头凶狠的眼神扫了周围人—眼,瞬间场面变得鸦雀无声。
裴秀才不卑不亢地站立着,忙向吓傻了—般的陈十—说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