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琴刘勇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真威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勇:“关你屁事,再指掘了你的手指头。”王大妈的双胞胎儿子,赵文和赵武从她身后站出来,“你掘一个试试。”虽然他们一个叫赵文,一个叫赵武,但是两人都很强壮,都进了钢铁厂的保卫科。在这个工作紧张的年代,两人能进厂里的保卫科,靠的都是实力,不是关系。刘勇看到两兄弟这么大块头就怂了,往后退了两步。赵武鄙夷地哼了一声。刘勇歪嘴摸脖子,给他等着。刘琴跳下自行车后座,转身就要走。“走,这个婚不结了。”既然林家的人还不表态,那她就逼他们一把。“琴琴……”林建设连忙一把拉住刘琴琴,扭头气急败坏地冲李老太喊,“妈,你还不快跟琴琴弟弟道歉。”这就是她把自己的工作转让给他的好儿子呀,三个孩子,就他下了乡,她心疼他下乡吃了苦,心里头有亏欠,所以对他格外迁就。...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刘勇:“关你屁事,再指掘了你的手指头。”
王大妈的双胞胎儿子,赵文和赵武从她身后站出来,“你掘一个试试。”
虽然他们一个叫赵文,一个叫赵武,但是两人都很强壮,都进了钢铁厂的保卫科。
在这个工作紧张的年代,两人能进厂里的保卫科,靠的都是实力,不是关系。
刘勇看到两兄弟这么大块头就怂了,往后退了两步。
赵武鄙夷地哼了一声。
刘勇歪嘴摸脖子,给他等着。
刘琴跳下自行车后座,转身就要走。
“走,这个婚不结了。”
既然林家的人还不表态,那她就逼他们一把。
“琴琴……”林建设连忙一把拉住刘琴琴,扭头气急败坏地冲李老太喊,“妈,你还不快跟琴琴弟弟道歉。”
这就是她把自己的工作转让给他的好儿子呀,三个孩子,就他下了乡,她心疼他下乡吃了苦,心里头有亏欠,所以对他格外迁就。
可他竟然为了刘琴,让她下跪道歉。
“林建设,我是你亲妈呀,你是我怀胎十月生下来的,你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让我下跪道歉?”
林建设:“……”
让妈下跪道歉确实有些过分,但是他总不能不结婚吧?
而且本来就是他妈打人不对,他好不容易才能娶到琴琴,今天任何人都不能破坏他们的婚礼。
“刘琴呀,今天这事儿确实是你婆婆打人不对,但她毕竟是长辈,是你婆婆,下跪就算了,就让你她给你弟鞠躬道个歉吧。”林永年沉着脸说。
他林永年的婆娘要是给儿媳妇的弟弟下跪道歉了,他也没脸。
刘琴看了一眼林永年,知道林家都是他做主的。
而且他还是钢铁厂的八级焊工,一个月有一百二十多块钱的工资呢,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看在您老的面子上,只要她鞠躬给我弟道个歉,再给我弟包五十块钱的大红包,再给我包两百的下车红包,这事儿我们就算了。”
林永年皱眉,“两百块钱的下车红包,会不会太多了?”
刘勇大喜的日子送姐姐出嫁,挨了打,给他包个五十的红包没啥。
但是这下车红包,要两百就有点不合适了,他们这一片下车红包就没要过这个数的,老大结婚下车红包才二十。
“哟,这林家老二媳妇可真厉害,我家嫁闺女,彩礼才两百呢。”
有人说:“人家光彩礼钱就是888了,这家里越穷的,要这些就要得越凶。”
这些话传到了刘琴耳朵里,她咬着下唇狠狠瞪了那些说闲话的人一眼。
她们家女儿要不到那么多彩礼和下车钱,那是她们女儿没本事,依她看这些人就是嫉妒。
林国栋也看着二弟说:“老二两百块下车钱太多了, 你劝劝你媳妇。”
林建设不说话,他才不劝呢,来的路上琴琴都跟他说好了,下车红包要两百,他得支持。
要来都是他们两个的小家的,反正爸妈的钱,他不要的话,也要给大哥。
他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儿,也是同意的。
刘琴板着脸说:“我没想要这么多的,可她打了我弟,我咽不下这个口,下车红包没两百我也不嫁了。”
下车红包,其实是她家里一早就说好的,她妈说,结婚的时候要这种钱是最好要的,婆家碍于面子都会给。
正好这死老太婆又打了勇子,还可以把锅甩在老太婆身上,让林老头子也埋怨她。
张娇抱紧了怀里的儿子,两百的下车红包,她当年结婚下车红包可才二十呢。
李老太愤怒地瞪着刘琴,她简直就是放屁,上辈子没这档子事,她一样要了两百的下车红包。
为此老大媳妇还跟她闹,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她给老大媳妇补了四百块钱,才把人哄回家。
林永年眼神冷厉地瞪着李老太,这个老娘们儿今天也不知道是抽了哪门子邪风,人家闹一闹她,也是为了婚礼热闹一下,她还生气动手打了人,害他要多出这么多血。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跟人刘勇鞠躬道个歉,回屋包两个红包出来!”林永年没好气的低喝道。
李老太看着林永年凶巴巴的脸,就想跟他老脸上来一巴掌,这就是她伺候了一辈子,过了一辈子的男人。
上辈子,不管是跟儿子儿媳还是亲戚,有了什么矛盾,他选择的永远都是让她出来道歉,息事宁人,永远看不到她的委屈,从来不会站在她这一头。
美其名曰是想家庭和睦,她这个当妈的,当婆婆的要大度,要宽容,不能跟晚辈们计较。
他现在让被羞辱的她当着亲朋四邻的面,跟刘琴弟弟道歉,就没想过她以后在这大院里能不能抬起头来。
还有老大,刘琴姐弟这么羞辱他妈,他们就站在一旁看着,话都没有一句。
“呸。”李老太对着林永年的脸啐了一口,啐了他一脸口水。
林老头:下雨了?
不是,是老太婆冲他吐口水了!
她怎么敢!
“我道你娘的歉,我包你大爷的红包,林永年你个老不死的,刘琴弟弟故意羞辱我,给我挂牌子,押着我像个犯人一样,给刘琴鞠躬,你是眼瞎 ,是看不到吗?”
李老太压抑在胸腔里的怒火喷薄而出,音声都破了。
上辈子她忍了一辈子,憋屈了一辈子,重活一世她不会再忍了。
四周寂静无声,所有人都一脸震惊地看着李老太和林永年。
不敢相信,李老太竟然骂林永年,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谁不知道李老太最在意老林了,老林爱吃热饺子,她饺子都五个五个的跟林老头煮。
这大院里的男人,那个不羡慕老林有个这么贤惠的妻子。
林永年还没反应过来,李老太又指着林建设骂,“还有你,林建设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老娘为了你能娶媳妇儿, 把还差五年就退休的工作都转给你了,你为了这个女的,让老娘下跪道歉,简直不是人。”
“没良心的白眼狼,生你还不如生一块叉烧。”
林建设被骂得一愣一愣的,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被他妈骂。
李老太持续输出,瞪着刘琴,“这个婚你爱结不结不结滚蛋,还要200的下车红包,你配吗?”
“你……”刘琴气得说不出话来。
林永年气得满脸通红,“人家闹一闹,开个玩笑,也只是为了婚礼能热闹一些而已,又没有恶意的。你动手打了人,你还有理了!”
“那他们怎么不闹你?他们没有恶意,那你来呀。”李老太把脖子上的牌子取下来挂林永年脖子上。
“你去给你儿媳妇当老奴才,伺候你儿媳妇最光荣。”
林永年黑着脸把牌子取下来扔地上,还踩了两脚,眼底迸发出慑人的冷光。
“你怎么不继续戴着了?多好玩儿呀,戴着让大家乐一乐呀!怎么轮到你,还没给你抹锅底灰呢,你脸就黑了!”
“我看你真的是疯了!”林永年抬手一巴掌扇在了李老太脸上。
听公安同志说,应该是杀人抛尸,也不知道是那个天杀的畜生,竟然对这么年轻的小姑娘下手,只希望能尽快把凶手抓到绳之以法。
脚步声响起,李书萍从思绪中抽离,一抬头就看到一个身穿着橄榄绿警服,头发茂密,梳着三七分,剑眉凤眸,鼻梁高挺,长方脸,身材高大挺拔的中年男人坐在了自己对面。
“你好,我是市二分局刑侦大队的队长,我叫顾振远。”
顾这个姓倒是少见,一听就是祖上出过大人物的。
“我、我叫李书萍。”李书萍有些结巴,这个什么大队长太有气势了,让她有些紧张。
顾振远看着李书萍瞳孔几不可见地缩了缩,“李书萍同志你好,请你在详细的给我描述一下,你发现尸体的经过。”
经过啊,李书萍煽动着睫毛,想要从哪里开始讲,想来想去决定还是从头讲起。
“我中午睡午觉起来,看天气好,想着这个季节的荠菜正好,就想去河边挖点荠菜回来包荠菜鸡蛋饺子。我就一路走哇走哇, 走到了河边,河边荠菜是真多,我就蹲在地上,一路挖。”
李书萍太紧张了,一边说还一边用手做挖的动作。
顾振远低头抿了下唇,看着她听她继续说。
“挖到芦苇丛前时,我就看到里头像是有一件红衣裳,我看红衣裳还挺新,想着可能是那个在河边衣裳的掉河里的,就想捞起来拿回家。我找了根长树枝,去勾,哪晓得从水里翻出了一只泡涨的手,才发现那是一具尸体,可把我吓坏了,然后、然后……”
“然后我就跑去找公用电话报警了,你们的同志就来了,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李书萍讲完了,紧绷着的肩膀也放松了下来。
“那你在附近,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吗?”顾振远问。
李书萍歪着头仔细回想,摇了摇头,“没有,我就盯着野菜了。”
“行,谢谢你的配合,也谢谢你发现了尸体,及时给我们了报案。”顾振远起身。
李书萍也跟着站了起来,摆着手说:“不用谢,我也没做啥。那个什么队长……”
“顾。”顾振远打断她。
李书萍怔了一下,接着说:“那个顾队长请你们一定要找到凶手,把凶手绳之以法。”
“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破案,早日抓到凶手的。”
李书萍可以走了,顾振远送了她出去。
到门口的时候,张家人正好来了,一家子十多口人,哭着冲进公安局。
差点撞到李书萍,顾振远把她往后拉了一下,伸出手用身体挡住了她。
张家人冲进公安局,家里的老人,就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喊着“可馨啊, 可馨啊。”
李书萍见不了这样的场面,眼眶一红,眼泪也忍不住滚了下来。
顾振远一回头,就看见身后的人在抿着唇掉眼泪。
李书萍发现顾振远在看她,忙用双手擦眼泪,还一边解释:“我这个人就是眼泪浅,我走了。”
说完,李书萍就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公安局,要是她家小玉出了这样的事,她都不知道怎么活了。
这一刻,李书萍特别想见女儿。
左右也快到小玉放学的时间了,李书萍就直接坐了公交车到小玉学校,接她放学。
刚下公交车,就听见学校的放学铃声了。
李书萍就在学校门口等着,看着一个个年轻充满朝气的孩子,跟同学们说说笑笑的从学校里走出来,她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年轻了不少。
林小玉发现妈在看她的脚,不好意思地把脚指头缩了回去。
这个举动,让李老太心里一酸。
“鞋不合脚,都顶破了怎么也不跟妈说。”
林小玉小声说:“我说过的。”
一个月前她就说过自己的鞋破了,妈说她知道了,过了几天去商店买了鞋回来,她以为是她的,兴冲冲的想拆开,妈还板着脸说:“别动,那是你二哥的。”
还是买给二哥结婚穿的皮鞋。
她心里生气,觉得妈心里只有两个哥哥没有她,她都说过自己鞋不合脚破了,妈却只记得给二哥买鞋,不记得给她买。
为了赌气,她也没再提买鞋的事,就看妈什么时候发现该给她买鞋了。
李老太:“……”
公交车来了,李老太牵着林小玉的手上了车,买了两张到国营商店站的票。
林小玉见她妈不是要回家,而是要去国营商店,心里就想,会不会是想带她去买鞋。
就开口试探,“妈,咱们不回家吗?”
李老太:“不回家,先去国营商店给你买双鞋。”
……
捧着鞋子走进大院的时候,林小玉脸上的笑都还没下去。
看到女儿高兴成这样,李老太是又高兴又觉得心酸。
“书萍回来了 ,身体没啥大问题吧。”王大妈瞧见母女二人回来了,就走了过来关切询问。
李老太摇头,“没啥大问题,就是气狠了血压升高啥的,医生让输了水观察了一晚上就回来了。”
“你昨天被送医院去了是不知道,你家老林给刘琴姐弟包足了红包,又赔了不是,哄着把刘琴迎进了门。”
李老太冷笑,“能想到。”
“你家大儿媳妇因为你家老二媳妇儿的彩礼和下车红包,比她多,带着孩子回娘家了,你大儿也跟着一起去了。”在院子里洗衣台前洗衣服的赵大妈,看见李老太也擦着手上的水,走过来说。
“看她那样子,你们老两口要是不把彩礼和下车钱补上,她是不会回来。”
李老太冷哼,“不回来就不回来,我反正是不会去请的。”
赵大妈诧异地看着她,“你现在倒是硬气了,以前只要你大儿媳生气,带着孩子回娘家,国栋不去请,那回不是你提着东西去请的。”
她们这大院子里,也就李老太这个婆婆,当得这么窝囊。
其他的,那个不是把儿媳妇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李老太叹气,“我以前想着是家和万事兴,只要这一家子和和睦睦,孩子们能好,我这个当妈的受点委屈,吃点苦也没啥。可我付出了这么多,除了小玉这姑娘,他们那个在意过我?”
二人点头,确实,昨天她都那样了,天黑都没从医院回来,林建设他们也没想着去医院看看情况。
李老太:“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人哪,你越对人家好,人家还觉得你是应该的,觉得你贱,我以后是不会再犯贱了。”
王大妈点着头说:“就是该这样。”
“哟,国栋妈回来了。”李老太最讨厌的赖老太出来倒水,看见李老太,就尖着嗓子喊。
“国栋妈不是我说你,昨天那大喜的日子,你真不该闹成那样。人家就似乎闹闹喜婆婆热闹一下而已,你就算不高兴也该忍忍嘛。闹那么一场,得罪了新媳妇儿,又惹了儿子记恨,还伤了你和老林的夫妻情分。到最后,还是贴了那么多红包钱,把人娶进了门,真的是不值当。”
这赖老太六十六岁了,算是这院儿里年纪比较大的老太太, 为人小气爱占便宜,更爱倚老卖老,摆起长辈的架子说教。
李老太翻了个白眼,没搭理她,关她屁事。
“我先回了。”李老太跟王大妈她们说了一句,直接回家了。
赖老太见李老太无视她,还生气了,指着李老太的背影冲王大妈她们说:“你们看看,我是为了她好,劝她几句,她还不搭理人。”
王大妈和赵大妈对视一眼,翻了个白眼,也转身回家了。
赖老太:“……”
李老太走进家门,就看到了坐在凉椅上看报纸的林老头。
“爸。”林小玉喊了一声。
林永年冷哼一声,没有应。
林小玉吐吐舌头,抱着新鞋走到墙角自己的床边,把鞋放在了床脚。
林家的房子是两室一厅的格局,原本是林永年两口子一间,林国栋两兄弟一间,林小玉睡客厅。
后来林国栋娶了媳妇,林建设下了乡,就林国栋两口子一间,林小玉依旧睡客厅。
等到林建设回来了,就把客厅的小床换成了上下铺,林小玉睡下铺能拉帘子,林建设睡上铺。
等到林建设要结婚了,老两口就把他们的卧室让了出来,在客厅隔了个隔间,林小玉依旧睡客厅。
李老太看都没看林永年,径直走进从堂屋里隔出的小卧室,弯腰在床底摸了个盒子出来。
打开盒子,原本还有一千块钱的盒子里,就只剩八百多了。
她把盒子里的钱,全部拿了出来,用手绢包着,打开衣柜塞进了自己冬天才穿的线裤口袋里。
免得林永年那老不死的,拿给老大媳妇儿。
林永年早就听见赵大妈她们喊书萍的声音了,故意拿了张旧报纸来看,等着老太婆进屋了后主动跟他说话,她要是态度好,自己就不跟她计较昨天的事了,没想到她就这么进屋了。
林永年气得放下了手里的报纸,她昨天闹成那个样子,让他们一家人丢了脸,被人看笑话,还把他脸抓得见不了人,她还不理上人了。
林小玉看她爸生气了,也不敢说话,默默收拾家里。
李老太换了一身衣服出来,就看到女儿在默默收拾,这个家,除了她和小玉就没人会主动收拾。
就算家里这么多人,也都闲着,也要留着她给小玉收拾,李老太忽然觉得, 自己把女儿教得太懂事了。
这样懂事的小玉,就是下一个自己。
说小玉是下一个自己也没错,因为上辈子,小玉嫁错了人后,也是一样为了家庭和孩子吃苦受累,嫁了个那样没出息的男人也没离开,四十岁就把自己熬成了那副样子。
想起小玉上辈子的样子,李老太就心疼啊。
“收拾啥呢,这家里是没人了吗?用得着你一个孩子收拾。马上高二了,还不知道抓点紧看书学习,看书去。”李老太推了林小玉一把。
上辈子她记得小玉高一和高二的成绩都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上了高三成绩就下降了。
高三下学期更是逃起了学,跟张铁军耍起了朋友,不顾他们的反对,要死要活的跟张铁军结了婚,开启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
这辈子,她一定要抓小玉的学习,更要防着她跟张铁军那个混蛋再谈上恋爱。
这八几年的大学生, 还是很吃香的,大多读出来都是端铁饭碗的,要是小玉也能考上大学,她以后的人生会轻松很多。
八十年代初期,城里的住房依旧非常紧张。
李老太要租房,是需要户口本的,但她的户口又跟林永年在一起,林家是有住房的,就不符合当下的租房条件了。
“那我跟他已经离婚了呀,这离婚了就是两家人了,我总不能离婚了还跟他住一起吧。”
办事员看了她一眼,耐心解释道:“像你们这种情况,那你就要把你和你女儿的户口,从你前夫家分出来。”
“那要去哪里办?”
“去公安局办,和你男人拿着户口本一起去。”
“好,谢谢你啊同志。”
李老太走了,办事员扭头冲旁边的同事说:“这大妈一大把年纪了还把婚离了。”
“哎,说实话,要不是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下去了,谁会离婚呀。”
“也是……”
李老太又匆匆忙忙地回了家,叫上林永年一起去公安局分户。
林永年不太想去,但又不想李老太觉得他不想去,是舍不得跟她分成两家人,心里堵着一口气的他还是跟着一起去了。
到了公安局两人在管理户籍的户籍部门,拿着离婚证还有盖过章的离婚协议,把户口分了。
原本的户口本作废,两人都拥有了新的户口本,林永年的户口本少了两页,李老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户口本,而且还成为了户主。
李老太看着自己首页上面的户主两个字,非常满意,她现在不是一家之煮了,而是一家之主!
四十五岁正是闯的年纪,她要努力,要拼搏,要挣钱,带着小玉过上好日子。
一天之内,一起过了二十多年的夫妻,不但把婚离了,户口也分了。
跟李老太的高兴比起来,林永年就显得有些丧气。
李老太把新鲜出炉的户口本跟离婚证放在一起,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林永年丧眉耷眼地走在后头。
小赵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跟身边的同事说:“这老两口可真是有意思,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离婚来分户口,那大妈瞧着还挺高兴。”
“说谁呢?”一个低沉浑厚的男声响起。
小赵一扭头,立刻站了起来,“顾队!顾队,我不是说你,我是说那一对老夫妻。”
小赵指着停下脚步站在外头抬头看太阳的李老太说。
顾队也是离了婚的,前年离的,离婚的时候年纪也四十多了。
作为他们公安局唯一一个离过婚的人,他自然没少被局里的人议论。
小赵就怕顾队误会他们是在背后嚼他的舌根,所以反应有点激动。
顾振远顺着小赵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着蓝布衣裳,留着胡兰头,的中年妇女,仰着头用手挡着太阳光,看着天,嘴角噙着笑,仿佛是在迎接新生一般。
下午的阳光照在她身上,将她笼罩在淡金色的光圈里,她整个人也好似在发光。
顾振远不由多看了两眼,收回视线看着小赵开玩笑,“这么紧张,背地里没少议论我吧。”
“没有,没有。”小赵连连摆手。
“好了,帮我查个人。”顾振远把要查的嫌疑犯的信息丢在小赵面前,再抬头,那个看天的女同志已经走了。
李老太没有跟林永年一起回家,而是趁还没下班,又去了房管所。
“现在城里住房紧张,能租的房子不多,目前就只有一套一居室的房子可以租,就在梨花巷的23号院,还是前天才空出来的。”
上一个租住的人退休了,就回乡下生活了。
梨花巷23号院李书萍是知道的,她现在和林永年住的就是梨花巷18号院。
23号院不像18号院住的都是钢铁厂的职工,住的人比较杂也比较乱,路过的时候总能听见有人吵架。
因为房子小租金也不贵,两块五一个月。
李老太交了三个月的租金,拿着钥匙就回家了,路过23号院的时候,还进去看了看。
刚进去就听见有人在骂,“那个背时砍脑壳的偷了我的新买的鞋子,有娘生无娘教的东西,全家死绝狗杂种……”
再走进去一点,就看见一个看起来比较壮的中年妇女,叉着腰站在院子中间骂得唾沫横飞。
其他人笑倚着门框看戏。
“春宝妈,你都骂一个小时了,歇歇吧。”一个在家门口纳着鞋底头发花白的大娘出声劝道。
春宝妈喘了几口气,正要张口,一扭头看到李老太,就问:“你找谁?”
李老太正想着这个大院治安不好,还有偷儿,骂人的妇女就扭头过来,皱着眉问她了。
李老太怔了一下,掏出兜里的钥匙晃了晃,“我是五号房的新租客。”
“杨家住的房子这么快就被人租了?”
“啧,我还想着让我娘家妹妹来租呢。”刘明香一脸不高兴地瞪着李老太,仿佛她抢了自己的东西。
“我咋瞅着姑娘你有些眼熟呀。”大娘虚起眼睛看着李老太说。
李老太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岁数了,还会被人叫姑娘。
不过对方看起来有七十多了,自己现在也是四十五岁,她老人家叫自己一声姑娘也没毛病。
“我是住18号院的,都在一条胡同里住着,你老人家觉得眼熟也正常。”
“18号院,不是钢铁厂的职工家属院吗?你咋租我们这儿来了?”春宝妈问。
18号院可比她们这大杂院好多了,还有偷儿。
李老太笑了笑没回答,而是反问:“五号房是哪一间?”
春宝娘往右边一指,“最边上那一间。”
李老太道了谢,就径直朝五号房走出,五号房是最角落的一间,没靠着邻居的那一边,用红砖搭了一个小厨房,厨房是锁着的。
李老太用钥匙打开五号房的大门,推开门进去,是一个三十多平的大开间,房间里空无一物,因为上一户搬走没多久,灰尘并不大,打扫一下卫生,添置些家具就可以直接住人了。
房间里没有开直通厨房的门,要从外面进。
李老太打开厨房的门进去看了看,厨房里是拉了电灯的,靠墙砌了一个碗柜和案台,门边有个水龙头,就什么都没了。
住进来要添置的东西可不少。
王大妈眉眼弯弯,“你李婶想买些家具。”
何帅:“可以呀,我们厂正好有一批有瑕疵的家具,要低价处理,上头正让我们号召自己的亲戚来买呢。”
“别看是有瑕疵的,但用还是一样用,价钱便宜一半呢。”何帅看着李老太说。
李老太:“那可太好了,还让我捡着便宜了。”
“走,进去选。”
何帅领着两人进了厂子,李老太挑了一张一米五的上下床,上层窄点有一米二宽。
一个双开门的衣柜,一套桌凳,一张书桌,一个五斗柜,一个洗澡洗衣服用的大木盆。
架子床和衣柜稍微贵一点,但比市场价也便宜不少,加起来花了一百二十五。
李老太加了五块钱,厂里的车可以直接送到家里去,何帅跟着一起送货。
李老太和王大妈也挤上了货车,坐着一起回去。
货车路过18号院的时候,李老太让停了车,和王大妈一起下车。
李老太和王大妈一起把两个大包袱从家里搬了出来,又用钥匙把门锁上。
“书萍你这是要搬家了?”赵大妈从家里走出来问。
李老太点头,“是呢。”
“要搬哪里去?”赵大妈走上前,一起住了几十年的老家妹,要搬走了, 还真是舍不得。
“就23号院,有空了去找我玩儿。”
赵大妈皱眉,“怎么搬到哪里去了?听说那个院儿里的人可都恶得很。”
李老太:“这不是住房紧张吗?能租上那个院儿里的房子都还是我运气好呢”
“要是在那边受了欺负,就回来找我们,我们去跟你撑腰。”赵大妈特别仗义的拍着胸脯说。
李老太心中一暖,“行。”
赵大妈说要过去帮忙,但货车挤不下了,她就让李老太她们先走,她走路过去。
货车停在23号院门口,动静引得院儿里没班上没学上的大人小孩儿,都跑了出来看热闹。
“货车,好大的货车。”
“上面都是家具。”
“全都是新家具。”
孩子们围着货车跑,叽叽喳喳地叫着。
大人们的目光,则是带着探究,审视,极个别也带着羡慕和嫉妒。
“姑娘,你今天就搬来了呀?”昨天说过两句话的白发大娘,笑着跟李老太打招呼。
李老太笑着应了一声,又冲着其他邻居道:“我姓李,叫李书萍,我还有一个女儿叫林小玉在上学,以后跟我一起住这里,还请诸位邻居多多关照。”
今天搬过来了,还是要跟邻居们打个招呼。
这新搬来的都笑着打招呼了,23号院的邻居们也笑着跟她打了招呼,客套了两句。
李老太也知道这些邻居的姓名。
李老太和王大妈一起,把两个大包袱先从货车上下了下来,拿进屋里。
何帅和开车的司机在外头下家具,23号院的邻居们,也就站一旁看着,也没一个人主动上去搭把手。
李老太和王大妈放下东西后就出来帮忙,家具下到一半,赵大妈来了,也加入了进来。
李老太和王大妈抬着桌子搬进屋,赵大妈跟在后头提着两个凳子。
“这23号院儿果然是名不虚传,你家具这么多这么重,这些邻居连个搭把手的都没有,就干站着看热闹。”赵大妈小声吐槽道。
李老太不在意地道:“人家跟我无亲无故的,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
她觉得这没啥好说的。
王大妈:“话是这么说,但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嘛。你像我们院儿里,但凡来了新人搬进来,那个不去问一声需不需要帮忙的。”
“就是。”赵大妈点头附和,又看着李老太道,“你这个人一直就是个老好人,性子又软。到了这里,可别再看到别人有要帮忙的,就冲过去帮忙了。要多几个心眼儿,别吃亏被人占了便宜。”
李老太知道她们都是为她好,才跟她说这些话。
她以前确实是这样,一直都是别人眼里的老好人,特别怕得罪人,也特别怕跟人有矛盾。
不管是跟家人还是跟邻居同事,她都是这样,上辈子也没少被邻居和同事占便宜吃亏,背地里更是没少被人说窝囊。
她以前都用吃亏是福来自洽,但上辈子她饿死在养老院,子女不孝,无人送终,可见这吃亏不是福。
吃亏分明就是,你自己的福气都被别人吃没了。
重活一世,她绝对不会再活得像上辈子一样窝囊!
“我晓得 ,我肯定不会让人占我便宜。”
王大妈和赵大妈却不太信,以前她们也没少说她,她每次也都是知道了,以后肯定不会让人占便宜了。
但上回赖老太让她把裁好的衣服,拿到厂里去给她车一下,她还不是拿着去了。
被领导发现,还挨了批评,临把工作转给林建设前,还在厂里丢了个人。
“看见没,都是新家具呢,这女的挺有钱呀。”新嫁进23号院的新媳妇儿王桂香,倚着大院的门框嗑着瓜子,冲身边的刘明香说。
住在23三号院的,基本上家里都是没有双职工的,大多家里都只有一个人有工作,而且也没 几个是正式工。
王桂香和刘明香就都是没有工作,只有在家里,接点糊火柴盒的散活做的。
刘明香阴沉着脸吐掉嘴里的瓜子皮,“也不知道这人是什么来头,改明儿去18号院儿打听打听。”
家具都搬进屋里,上下床也安装好了,何帅和司机就要走。
李老太叫住他们,“别走,咱们一起去国营饭店吃午饭,赵姐和王姐也一起。”
“不用了, 我们回厂里吃,我们厂里管饭。”何帅不想李婶破费就笑着拒绝。
李老太:“厂里的饭哪里有国营饭店的好吃。”
“真的不用了,我们得赶紧回了 ,厂里说不定还用车呢。”说完何帅就和司机师傅一起走了,李老太拗不过他们,只有把人送到了大院门口。
等货车开走了,李老太就看着王大妈她们说:“你们跟我一起去吃。”
王大妈:“谢了你的好意,你知道的,我要回家给孙女煮饭。”
她孙女在读书了,中午要回家吃饭。
赵大妈:“你知道的,我也要回家给孙子煮饭。”
李老太:“……”
没人跟自己一起去国营饭店吃饭,李老太就自己去吃了碗牛肉面。
吃完就去商店,开启买买买模式。
李老太在家和商店之间,跑了三四趟趟,才将东西都买齐。
看着床上铺好的新棉被,还有已经挂上用来做隔断的帘子,李老太满意的点了点头,从今天起,这里就是她和小玉的新家了。
最新评论